外,但整个行程在总体上还是顺利的。
他甚至在到达星港之后,用早些时候制定的“星光炸弹”计划在星港做了一些暂时不能言说的小事——其中一部分与两所大学、两所大专、一所女子高中在内地各方获得了一批份额。
用一句话概括夏希羽的筹码,就是——
“李(光耀)先生,您也不希望您在准备与我国建交期间,继续在某座小岛上偷偷进行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的事情,被我或者我的国家公之于众吧?”
如果需要再补充,则会是——
“如果您同意我提出的全部条件,那么我可以确保你们只进行防御性质的演习和日常训练的情况下,在建交前的军事训练不被公之于众——相应地,如果两国建交之后您仍维持这种操作,我只能亲自或者由我的国家将这一切公之于众。”
“届时,您和您的领导班子将不可能存在下去。这是你自己种下的树苗,还请你自己清理门户。我们暂时不希望来攫取其上的果实,将它们公之于众,这是我们对您的善意。但如果发生了万不得已的事,我们会这么做的。”
此外,夏希羽还抽空陪沈涵曦以外的其他人分别买了一些各个领域的书籍资料、报纸、专着。
期间,在1983年10月31日,夏希羽听闻束星北教授逝世,示意由联席会议代自己一如既往地表示了自己的哀悼。
不过,在夏希羽看来:与逝世于今年6月的数学家范会国【1】教授相比,束星北在夏希羽的元时空里有被夸大甚至被虚构的成分。
去掉这些光环后,他的学术实力可能不超过顾慕飞,而因为他早年带过不少有名的学生,因此其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实际上是高于他的学术水平的。
因此,夏希羽认为对希羽组研究所此事不需要反应过激,而是正常地对一位弱势的三级教授发出唁电即可,不要做过多地表态,更不要给任何人产生误读的空间。
……
11月5日,当夏希羽启程从星港飞回浦江时,项天微、冯琪诺等人收到了夏希羽发回研究所的明文电报。
当然,这份电报没有提及“星光炸弹”相关的事情。
“所以,我们研究所现在不仅有了每年六个去星港留学深造的全额奖学金名额,还有相关学校的专门校招通道,甚至能得到星港方面提供的最惠营商条件和接近成本价的技术支持?”
面对薛若琳的诧异,冯琪诺只是平淡地点了点头:“如果你们要去的话,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了。不过,读理科的肖柳静和攻读文科学位的洪雪枫这两个名额是已经预定好的,她们都靠着各自的成果获得了名额,你们不要抢也抢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