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金石之一。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这一首作品考验的方向在于指挥对于乐团整体情绪的把控。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这一首作品考验的方向在于指挥对于乐器之间交响和声的把控。
唯独波莱罗舞曲,这一首作品考验的是指挥对于单个乐器音色的把控,以及乐器之间共鸣的理解。
对于指挥家本身对于每个乐器的思量都有所考验。
这也便是陈秋选择这一首作品的主要原因。
他低着头聆听着其他乐团对于波莱罗作品的演奏,眼睛微微眯起,沉思着自己对于这一首作品的理解。
C大调,4/4拍,单乐器以及多乐器的结合。
速度尽可能保持不变,但是前后最好有一个速度差。
差不多2-3点的样子。
速度最好是匀速上升的,而并非是简单在最后的时候直接增加。
和速度是一样的,音乐的力量也是如此。
有人会觉得,波莱罗舞曲的力量应该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增加,就如同上台阶一般。
也同样有人觉得,波莱罗舞曲的力量应该是线性增加的,最好让所有人都察觉不到音量已经从一开始的弱,变成了最后的强。
一直到最后恢弘的合奏响起的时候,才如梦初醒一般,惊觉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