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报》是一份地位特别的报纸,其办报的宗旨是“引领大众思想文化”,因此理论水平很高,有一批专门披着马甲写理论文章的智囊。
历史上,这份报纸曾数次输出足以写进教科书的论点。而这次,它把目标瞄准了“信仰”。
它在其中写道:
“有一批钱桥的小学生,发现这个社会的风气正在把一切都向钱看齐,孩子们感到疑惑,所以向巴老写信询问。他们的信件很快得到了巴老的重视,巴老的回信中,请他们看一看《小鞋子》这一部电影,如果有能力的话,再看一看原著,拜访作者的师母刘一清女烈士的陵墓。”
“这个作者鼎鼎大名,是近年来最优秀的家余切。孩子们看完电影和原著后果然很受感染,前去烈士陵墓表达哀悼,之后再一次上课时,被问到‘今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答案变成了科学家、文学家!”
“孩子的思想纯粹又善于被激励的,然而大人们在想什么,却是我们这个社会有时忽视的。”
文章的话锋到此一转:
“什么作品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要谈到余切的新《潜伏》,以及其中假结婚剧情的人物原型马识途。”
“马识途是余切的恩师,同样是个家,还是个地下工作者,1931年,马识途初中毕业后,遵循‘本家子弟十六岁必须出川’的教诲,乘船东出三峡,开始他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他三次考入国家顶级大学,又三次退学,他和飞虎队结成朋友,在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发展地下组织……”
“马识途不仅仅自己身体力行,受他的引领,他的弟子同样走向争取人民幸福的道路……”
这篇文章很长,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