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聩?
阿莱和余切一起搜罗素材,他还找了些录像带和前线报道,帮了余切很大的忙。
一些资料引起了余切的注意。
有十几个彝族士兵面对镜头笑道,“我们彝族人不怕死,我们很勇敢。”
随后,这批青年在之后战斗中全数牺牲。
但这不是余切最震撼的。
谅山炮战,万炮齐鸣,万军齐进,战士们忍着听力丧失和幻听,不知疲倦。
这也不是余切最震撼的。
敌人摸进我方战地医院,对护士和伤兵的残忍屠虐,而我方发誓要百倍让其偿还,并确实做到。
这还不是余切最震撼的。
余切最震撼的,是前线冲锋死战,后方要求分手或是离婚的信件如同雪花一样的飘来,她们言之凿凿说,“我要加强自己的学习,不应该把精力用在儿女情长上,因此,让我们的关系就在此结束吧……”
战士们放下信件,不知道是哭还是笑,咬紧牙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战斗中。
在这一刻,战争的残酷、冷漠,甚至是滑稽和无端,都在这些历史当中。
余切觉得自己找到了那句能作为“文眼”的灵感,他写在纸上:
“我和他们在一起!”
余切要创作一个,取材于对越反击战的素材,借用了后世《拯救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