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来,这里只叫“云从室”并没有一个“古”字。这个“古”字,是后人给加上去的,因为他建立久远,传说古老。
\n
4。
\n
从山门一路而来,我们把车停在一片大石埕上。向左的方向,有一棵树头已是老化的古榕,在古榕树的前面,是一个砖石彻成的大香炉,在那里,悠悠地冒着青烟。
\n
香炉的石平台下面,有一个大石埕,石埕的前方,立有两头青石大石狮子。由于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所以大青石狮子的身上,已经布上了墨黑色的岁月印痕;而石埕上的石板条,也由原来洁白的颜色,逐渐深黑。看来,所有的这些都已证明,哪怕只是短短的二十多年才修建成的石室,到今天,也已经历尽了岁月的沧桑。
\n
“云从古室”顺山而建,傍泉而居。在古室的右边上,有一条小小的清泉之水,一年四季,细水长流。古室立于山坡之侧,背面是青山碧绿。其建筑物及石埕,上上下下,层次梯比,由上往下,顺着山势下斜,很有自然流动的立体感。七级台阶于后面由三方围起,围住了下面的大石埕,撑起上面的那一座“云从古室”
\n
石埕再往下面,仍然有石阶向下。石阶之下,则是一个小小的园区,林中雕塑有两匹白石大马,园区的前面,有一排石栏杆围住了游人的脚步。
\n
顺着七级石阶而上,是云从古室的前殿,这是一座以红色为主导的建筑体。从屋顶上的琉璃瓦,到主体结构上半部分的砖头,一律以大红色为主。故而,它掩映在绿色的丛林之中,独自显得壮奇无比,其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云从古室”的房顶之上,飞龙盘脊,其形壮观威武;屋檐脚下,白石铺地,其地坚韧踏实。正门的屋檐下,刻木安金,门上挂着赵朴初先生的题字:“云从古室”四个金色大字。
\n
在大雄宝殿之上,供奉着药师、释迦牟尼、阿弥陀三世佛主;左右两边分别立着韦陀和伽蓝,前方的供桌上,还有一个黑脸的清水祖师。其外,护寺的老者还告诉我们,在寺庙的左边,供奉着保生大帝;寺庙的右边,则是魁星大殿。在“云从古室”的外面,也有钟楼和鼓楼,以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