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说过:‘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闽南人有一句话,叫做:‘人生三件事:祠堂、祖墓、家谱缺一不可’。”
\n
故此,一看让我们知道,他的文章与为人处世,既是立根于乡土文化之上的,又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既懂大体,又办能实事!
\n
恰巧,并非无病呻吟这本书,正好是陈志泽老师主编的,我见他在序中写道:
\n
“我对石狮长期坚持业余文学创作的文友一直怀有敬意。石狮是著名侨乡、经济发达地区。在这块土地似乎应该生长商品而不是作品;吴永雄以及一大帮默默无闻执着于创造精神产品的文艺家,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奉献出丰硕的成果,为石狮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n
读罢陈志泽老师的序,更能理解吴永雄老师所说的:“谁让咱喜欢这一口呢?这辈子,也没剩什么,只剩这些书了”!是的,在经济大潮之下,正是当年的吴永雄老师,能够舍商从文,足见其精神风骨,更在于物质之上!
\n
虽然,我们并不否认物质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也不否认,物质比精神更先于人类!
\n
4。
\n
这是我和吴永雄老师的唯一一次见面,话没讲很多,却已很投缘了。后来,我们时常联系,或者用qq,或者用微信,或者用电话!而他常常会为我寄来一些出版刊物,甚至多期的石狮文艺新刊和有关石狮作协的一些情况。
\n
大概是去年年前吧,有一次他给我发一条微信,说:石狮正准备举办一次企业诚信征文活动,让我也参加一下。我想了好久,觉得好似没有题材,便对他说:“我可以写您吗?那一次见面我非常感动,算是一次诚信的楷模吧?”他笑了,说:“写我不好,还是挖掘一下企业吧!”我说:“确实,我手头没什么资料可写,要不我看看再说吧?”他说好吧!
\n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没有收到他的信息。我给他发信息时,也没有收到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