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刘衍眉头紧锁,说道:“水渠那边什么情况,引来的水过不来吗?”
\n
陈勋说道:“属下过去看过,水渠的地势较高,现在天气炎热,南河的水位又下降了许多,所以河水流不进水渠之中,现在西通渠已经没水了,这边只能靠竖井取水。”
\n
“现在军屯这边有好几十人在劳作,又有二十多头耕牛,墩内的用水也全都指望着这五口竖井,所以这用水便供不上了。”
\n
刘衍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想办法将水渠的水引过来,另外还得在墩内打口井才行。”
\n
陈勋说道:“咱们这边一般是使用龙骨水车引水,要不然我去一趟王家庄,找些工匠来打造一些?”
\n
此时陈勋很是焦急,现在春耕已经晚了一步,如果浇地的水源供应不上,那今年的收成可就真的没有多少了,明年怎么办?
\n
这种龙骨水车刘衍的知道的,后世也见过许多图片和实物。不过对于刘衍来说,这龙骨水车一是需要每日使用专门人力,二是引来的水太少,功率太浅,现在刘衍需要的是一种高效率、省人力的引水工具。
\n
所以刘衍直接否定了修建龙骨水车的建议,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刘衍想到了后世的大水车,就是江南水乡常见的那种引水水车。
\n
这种水车不需要人力畜力,用水流带动便可,而且引水功率极大,每日引水灌田可达三百余亩。当然,有利有弊,这种水车好是好,怕就是造价太高,而且王家庄肯定没有懂得修建这种水车的工匠,只能去夏河寨前千户所,甚至是灵山卫去请工匠才行。
\n
刘衍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让陈勋立即到各地寻觅工匠,一定要快。
\n
在水车建成之前,刘衍只好抽调了五名青壮,让自己手下一名叫汪博的墩军带领,每日去南河挑水,以弥补这边用水的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