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以后刀盾兵手投标枪,以二十步为标准,如能命中挂立在那里的三个铜钱。中一个,下等,中两个,中等,中三个,上等。一个不中,为不合格,便要挨打军棍了。
\n
这个标准远低于戚家军的考绩练习,不过刘衍不急,慢慢来,将来自己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支堪比戚家军的强军来。
\n
长枪兵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练习长枪,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
\n
在擂鼓时,他们飞身挺枪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后,如有三次可以将孔内的木球刺于枪上,便为上中。两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没有,而且试枪时的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不严谨,便为不合格,军棍侍候。
\n
这种等级赏罚制度出来后,每个墩军都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且还将队内每个人都视为了竞争对手,不过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是刘衍乐于见到的。
\n
古时的冷兵器作战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为了锻炼各人腰力,刘衍还吩咐工匠们做了一批石锁,让这些军户每天都要锻炼数十下。不过刀盾兵与长枪兵的练习容易,火铳手的练习则比较困难。
\n
他们练刀还好,主要是鸟铳的射击训练难办,不是因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训练火器时的成本问题。
\n
在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鸟铳,那铳管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几十次。每天打个几次,十几天后,一根铳管就报废了,再造一根铳管,起码要一个月的。如此大批量消耗下来,所需的银子也不少,即便刘衍有肥皂工坊的财源在,也是难以支撑的,而且打造鸟铳的速度也远远干不少消耗的速度,这是刘衍不能接受的。
\n
而且这个射击训练,没有大量的弹药量是不要想出来的。铅子可以让堡内工匠造一些,不过刘衍现在用来制造火药的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购买。因为资金和火药原料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刘衍火器兵的发展。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