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然了,这其中有些人还是别的千户所的逃军户籍,收下他们,难免将来会引起一系列的纠纷,不过进入自己嘴中,刘衍又岂能往外推?依然是照收不误。
\n
一天,刘衍正在总旗官厅内与陈勋、汪博、张义商议事务,王越则是带人在望台观望。忽然王越看到了什么,急忙过来向刘衍禀报。
\n
原来有一批流民朝着大盘堡聚拢过来,刘衍温煦急忙带着众人出来查勘。
\n
看到这批流民,刘衍不禁吃了一惊,只见这群流民约有十多户人,五十余口的样子,是这些时间前来投靠大盘堡人数最多的一次。看他们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而且操持的都是同一个口音,似乎是同一个村庄出来的人。
\n
这些人站在南门前,都是用畏惧的眼神看着周边各人,同时眼中又是满怀希望。为首一个老者上前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刘衍手下众人,想要投靠刘衍在这里屯田。
\n
在他们周边,一些干活的大盘堡军户不时对他们指点议论着,看着这些悲惨的流民们,大盘堡的军户们才发现自己的幸福,想当年自己与他们一样,现在却可以吃饱穿暖,这让他们说话的声音更为响亮。
\n
刘衍一行人出来时,见那些流民周边围了一圈人,王越走上去大声喝叱道:“你们干什么干什么,都不用干活了吗?”
\n
众军户们轰的一声散了,又继续干自己的活,不过各人的耳朵都是高高竖起,时刻注意这边的动静。
\n
众流民见一个年轻的军头走出来喝叱众人,似乎很有权力的样子,众人都是下意识的身子一缩。
\n
刘衍闻到这些人身上多日未洗澡的酸臭味,再扫了这些饥民一眼,从男人到女人,从老人到小孩,个个眼神都是期盼,他问道:“你们是从何而来?哪里人氏?”
\n
其中一个老者出来叩头,他颤声道:“小的等是从兖州来的,家内遭了灾,田税又重,只得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