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原本大明帝国在各省推行三权分立架构,一省的民政右布政使掌控,监察权由按察使掌控,军权由都指挥使掌控。
\n
但是在新政全面落实,并且刘衍对大明整体进行了系统的改良之后,目前大明一省的民政依旧由各省的布政使掌控,不过监察权改为由各省的督查司管辖,各省督查司的督查使对本省的监察事务负责。
\n
至于各省的军权,因为此时卫所制度已经彻底废弃,各地的驻防军已经全面建立,所以各省的军权由各省总兵掌控。
\n
此时刘衍显然已经有了人选,说道:“台湾省的布政使由济南府知府史可法升任,台湾省的督查使由东昌府督查署署长马士英升任,台湾省总兵官由湖广道长沙营参将刘良佐升任。”
\n
众人闻言纷纷赞同,对于史可法、马士英、刘良佐几人,内阁众人还是非常熟悉的,这三人都是原本南京朝廷的重臣,算是能力强、识时务的,并且在各地经过新政的历练,已经有了很大的蜕变。
\n
根据山东巡抚颜继祖的奏报,史可法在济南府任上很是干练,原本的迂腐、执拗之气,早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果断、干练。并且现在的史可法对于大明新政非常的推崇,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断言:“新政乃是富国强兵之神器,大明厉行之,当可重现贞观气象!”
\n
由史可法掌管台湾省的民政,自然是恰当人选。
\n
而马士英此人,原本在南京朝廷的风评就不怎么好,是一个公认的争权夺利的弄臣。
\n
只不过这几年在东昌府督查署署长任上,马士英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权柄不再过度关注,而是一门心思的在东昌府推行督查制度,据说干的非常有成绩。可以说刘衍将马士英丢在东昌府历练,这一手还是非常成功的。
\n
至于刘良佐,此人原本是南京朝廷的一个“军头”,因为向刘衍效忠快,被刘衍直接扔到皇明军事学院进修,并且在江南稳定之后,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