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到底是真迹,名帖怎样好也已失真,失真则神气不足,反不如平常张君李君一通手札来得活现。
\n
英文也是下流的。不教名家作品,只同她们念晚报上罗斯福总统夫人每日纪录(myday,byeleanorroo-sevelt,inn.y.world-telegram)——下流的很,平凡的很。所谈无非早晨会什么客,下午到哪儿赴会,家常琐屑,天气晴雨,一点也没有高论,一点也没有妙语。例如今日叫她们背诵之句是amp;quot;车站人站的那么多,火车将开时,罗斯福只得请大家退几步,恐怕车开时,有人碰伤amp;quot;。及amp;quot;小孩都在窗外探头amp;quot;。这有什么文学价值?一点也没有。但是如此英文基础会念好的。我叫她们把这整句的意思,试用英文讲出来,讲不出来再看书,看后再试讲,讲到全句顺口为限。一点也没有分数,没有甲乙丙丁。余者出门,走路,看戏,也乱看乱学,文学乎?不文学也。她们所学的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所取材之人生。不把读书时间与不读书时间分开,也是我的目的。宇宙就是一本大书,让她们去念。
\n
作文题目也是下流的。没有救国论,amp;quot;资本制裁amp;quot;(此语曾见于商务所编小学公民读本),amp;quot;自强不息amp;quot;(上海某小学作文题目)。她们只写日记,一日一篇,范围绝对自由——叙事,游记,议论,私见,回忆,抒情,描写会话,刻绘人物,都可包入,都无限制。奇怪!成绩比学校所教的好。何以故?amp;quot;真amp;quot;字而已。今日小学作文写出来何以都是假小儿语?amp;quot;然而天天玩耍,不顾学业,那么空费光阴,岂不可惜么?amp;quot;这种千篇一律的陈腐假小儿语由何而来?由教科书来。教科书是大人写假小儿语来给真小孩读的,所以真小孩只好学大人的假小儿语,整个抄入文章里去。上段所引,即见于世界书局学生新尺牍。其给我的印象颇似厦门真正中国教士祷告时学讲西洋教士的假厦门话,而自命风流。
\n
读者大约以为我发痴了。否则以为林某好发怪论。一国之中,不少教育专家,教育官长,专门委员,积多年之经验,与专科之知识,始定出今日学制来。子何人也?而独持异议!不是教育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