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历史上看,长城作为抵御北方蛮族侵犯的国家防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城总能占据一个山梁的最高峰,获得一个视野开阔的有利位置。长城为军队在不同战场之间的调动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联系手段。甚至晚近至明朝,每百码就有一个堡垒。在白天敌人入侵的信号为烟,而到夜晚则为火箭。
\n
朱频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想像中,他靠在防护墙上,视线随着长城婉蜒曲折,一直延伸到最远的地平线。想像弥漫于心,他竭力想将长城尽收眼底,大量坚固的墙砖和泥土从中国东部海岸的山海关一直婉蜒到西部的戈壁滩。长城大约有一千五英里长。宏伟壮观的长城令人过目不忘,众所周知胡佛水坝的长度仅仅只有五分之一英里多一点。
\n
数百年来,长城是中国北部的边界线,长城以北是众多的蒙古族和满族部落、胡人和鞑靼人——所有这些人被汉人统称为狄或北方部落。长城的南面是中国。来自北方入侵的危险始终存在,这些部落渴望攫取富庶的土地并对温暖湿润的中国平原垂涎三尺。从历史上看这是一个中国式的问题。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军队,长城的防御价值有时也会丧失殆尽,某些北方的部落时不时突破长城的防线。中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又将那些部落赶到长城以北。
\n
中国本身是一个内陆国家,像美国一样,中国处在气候适宜的地方,直到最近在地理上也是与世隔绝的。中国的东部是中国海;西部是西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除了冒险家几乎无人能通过;南面也是中国海,在西南边陲绵延着喜马拉雅山脉和稠密的缅甸丛林;在北面是蒙古沙漠,居住着文化程度比中国人低的游牧部落。那些与中国有联系并亲眼目睹过伟大帝国并在里面生活过的部落很尊崇中国,如同在四。五、六世纪,那些北方的入侵者尊崇中国一样。他们迅速学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的美食、丝绸衣服和家居方式很快地同化了他们。
\n
但是北方的部落依然强大,这些游牧者彪悍体壮,擅长马术。他们不断地威胁中国,不时地修建和修缮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御他们。这就是中国政治中心总在北方的原因。那些伟大王朝如周朝、汉朝和唐朝选定的都城都在西北的西安。宋朝的都城在洛阳,恰好在弯曲的黄河的南面。明朝的都城在北京。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