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突击。
被抽调了诸多人手的防守部队,面对这波进攻显得捉襟见肘,零星的反击非但没能给狂飙猛进的装甲部队造成困扰,反而还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接连不断的在坦克与后方炮兵的精准打击中宣告“牺牲!”
再看看南线的445团.他们倒是没有因为调度上的问题,导致防线上出现兵力空虚的情况。
但他们的情况和447团大差不差,甚至还比不上447团!
原因很简单。
打不过啊!
说起来,这也和赵卫红有点关系。
他当初提出“炮坦协同”理论的时候,仅仅是想顺势引出自己的毕业论文。
但赵卫红不“重视”,不代表其他人不会重视。
尤其是来自兵器工业集团的苗老,更是将赵卫红提出的“炮坦协同”当成了接下来信息化装备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达成的重要指标。
无他。
赵卫红描述出来的那番前景,实在是太诱人了!
而距离赵卫红提出“炮坦协同”理论,已经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这么久的时间,足够第一批成果落地生根,应用于实战当中!
很不幸。
赵卫红如今所处的149师,就变成了自己这套军事理论的第一个实战对象,第一个“受害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