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像“狗”的腹部。
\n
清代乾隆年间,歙县人吴梅颠作了一首《徽城竹枝词》,将歙县县城的形貌及城内的知名建筑作了比较形象的描绘——
\n
府城近水隔华屏,半个圈儿似月形。
\n
添竹县城成满月,两城夹着斗山亭。
\n
县治相传眠犬形,庆钟钟子是金陵。
\n
打钟打得铃儿响,犬不贪眠性子灵。
\n
府署来龙象七星,魁杓亭耸兆文明。
\n
斗山文会最高敞,恰对五城如学擎。
\n
背倚黄山青矗矗,前临练水碧鳞鳞。
\n
塘开甲乙丙丁字,贾作东西南北人。
\n
“府署”是指明朝建造的徽州府府衙。明代时,根据朱元璋“高筑墙”的国策,在歙县城带有瓮城的南门内增建了府衙内城,形成了县治城(外城)套着府治城(子城)的风格。府城城楼叫作谯楼。因在南门内,故而又叫南谯楼。
\n
南门外有一座横跨练江的十六孔石桥,叫作太平桥。桥长268米,高9.5米,为安徽省内最长的古桥,是徽州西面所辖县休宁、黟县、祁门进入歙县城的要道。
\n
练江经过太平桥、渔梁坝、紫阳桥、车轮湾后向南至浦口村与黄山市流来的率水汇合,然后形成新安江。
\n
胡大海率部由绩溪县南下,顺利进入歙县北郊,到达新安门前。
\n
守军元帅八思尔不花和建德路(今浙江建德市)的万户吴讷不仅没有加强城防,还比较轻敌。红军到达北郊,八思尔不花居然出城迎战。
\n
胡大海一马当先,抢先出阵。他使用一杆锥枪,威力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