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绝对会被骗过去。</p>
“这是今年春闱拟定的章程,还请陛下过目。”</p>
谢东阳将册子递上去,不经意的看了李兆一眼,却是发现李兆也在看着自己,而且还微笑着点点头。</p>
李兆开口道:“虽然我久居江南,但也是经常听闻谢大人的事迹,时常深受启发,刚才我与父皇亦是在谈论一件国事,倒是我耽误了谢大人。”</p>
谢东阳心里的怨气消散了不少,于是接着问道:“不知陛下与殿下所谈论的是何事?”</p>
“削藩。”</p>
这两个字一出,谢东阳脸上的神情变得不自然起来。</p>
“陛下,削藩一事已然箭在弦上,陛下是否还有其他顾虑?”</p>
李明乾将手中的册子放下,心里暗道,你这老家伙,要不是我儿子提醒我,削藩会引起造反,老子还真就信了你的邪...</p>
“谢卿,春闱之事便依照章程来吧。”</p>
李明乾目光清冷的看了谢东阳一眼:“至于削藩的事情,还得从长计议,明日上朝朕再与大臣们商议。”</p>
“可是陛下...削藩之事已不得不...”</p>
“好了,退下吧,朕乏了。”</p>
谢东阳苦涩的拱拱手,带着册子转身离去。</p>
李兆摇了摇头,虽然削藩对于加强中央皇权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且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p>
毕竟藩王的势力日渐成长,可以预料到不出十年,藩王的权力便会威胁到皇权,眼前已经是初见端倪。</p>
谢东阳等人也并不无私心,只是这件事被他们想得太简单,也做得太糙了...</p>
原着里就是谢东阳和几个大臣撺掇李明乾削藩,将各地藩王的封地收回,尤其是收回兵权,这才导致几年后的藩王作乱,尤其是燕王,直接是打着铲除奸臣的名号出兵造反。</p>
眼看谢东阳离去,李明乾才松了口气,大咧咧的将茶盏拿起来喝了一口。</p>
“儿子,不削藩是不是就没事了?”</p>
李兆摇头道:“削藩还是得削,但是怎么削,什么时候削,削多少,还得慢慢来。”</p>
李明乾生无可恋的拿起一本奏折。</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