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揆”一词来源于《孟子离娄下》,所谓“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大概意思就是时间环境虽不同,但圣人们的所作所为却是完全相同的,后来“一揆”这个词就用来代指“同一道理”。
到了曰本,“一揆”又有了“团结起来,共同行动”的意思,也就是某些人约成好一定要达成某个目标,就可以称为“一揆众”,那抗税抗役之类这种农民暴动,也就成了“某某一揆”。
现在,伊势国就爆发了“下曲一揆”,下曲郡的一些庶民因为不想交年贡,或是交不起年贡了,忍无可忍,把催收年贡的奉行武士给宰了,还越闹越大,让周边乡村也起了心思,开始集体抗税抗役。
北畠家在曰本南北朝时期就在伊势国扎根了,伊势国有一多半的大城都是北畠家筑的,这么多年下来,当然遇到过农民暴动,但因为伊势半岛上自然条件还算不错,农民暴动规模这么大的,发展这么快速的,倒也真不多见。
同时,北畠家应对也很有经验,知道这种事不能等,只要略一耽搁,“一揆众”立马就会膨胀几倍乃至几十倍,所以第一时间就要动员周边所有力量,四面合围,把下曲郡这帮刁民全给掐死。
这时候是绝不能乱起来的,必须杀一儆百!
总体而言,北畠家上层的应对是没问题的,安田胜次挑不出毛病来,立马放了心,和这位同僚告别后,继续返回大河内城,有些犹豫自己要不要申请出战——一帮从小玩锄头、连甲都没有一副的刁民,怎么可能打得过重甲武士,这种战功倒真是白捡的,哪怕他这个武艺普普通通,一般不会上战场的奉行,带着几个郎党杀散上百刁民也轻轻松松。
他有点动心了,反正他这边的任务都完成了,一时也没有别的事,能再白赚些功劳当然是好的,但他刚刚赶回大河内城,立马又听到一个坏消息。
下曲郡更南边的上水郡也闹起了“一揆”,还是一东一西两波人都在闹,当地守军只打散了西边那一波,东边那一波钻进伊势群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