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扭矩,将话题抽出。
郑海东道:“邓教授,董老教授虽然已经仙逝,但他的孙儿辈可也不得了啊?”
“更何况,董老教授之前的很多理念和想法,都长存于世。”
“我到现在,都不得不佩服董老教授的远见,竟然能在十几年前,就想到人工智能与义肢结合,产出人工智能假肢。”
“这样的思维,常人难及!~”
作为创伤外科和骨科的人,最近不可能不知道人工智能义肢课题,而在这个课题中,出现了多年课题都不曾出现过的画面。
那就是课题主要承接人,有姓名(已故)称号。
方子业虽然把课题交给了同济医院,但是在课题贡献里面,非常详细地标注了每个人的贡献,董耀辉老教授的思维开创以及一些心得积累,占着不可忽略的贡献度。
人工智能假肢,肯定是未来数十年骨科领域内极端患者功能康复的主要承载方向。
即便是有毁损伤保肢术,也不能完全避免截肢的发生。
断肢再植术再牛逼,也肯定有植不上去的。
只要骨科还存在,就有截肢病人,那么这些患者以后的功能康复的方向,就得往人工智能恢复方向靠近。
因此,林辕教授提及董耀辉老教授也不是随便乱提的。
邓勇听到这里,表情变得酸溜溜。
因为董耀辉老教授是他的恩师,但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