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命了,没必要相互打扰,就没有刻意在一起聚聚。
升入高中之后,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刻苦学习啊学习,我挺羡慕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一次打篮球,我刚上场就被人家晃得头晕目眩,惹得队友把我大声呵斥了一顿。
虽然我体育不咋地,我却是班里的军体委员,清晨集合同学出操,我喊着口令:一二一二一二一,1——2——3——4——然后同学们随着我的口令,一起喊起来。
后来,有很多同学对我有意见,故意不出声,弄得我很没面子。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好笑!
到了高中后半段,我是在郁闷中度过的,就想着赶紧考上大学吧!到了大学就好了。
真的到了大学,还是老样子,感觉自己就是孤僻固执的一个人,无法融入同学的群体。
别的同学常常三三两两去逛街,我基本上是单帮儿。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住的宿舍号是304。刚开始去报到时,学长把我领到研究生楼,说你们先住在这儿,过一段时间,你们再搬到新楼去。
九月份报到,隔三差五就下雨,一场秋雨一场寒。
刚报到那会儿,我还是说家乡方言,发现大家都在说普通话。于是,我尝试着说普通话,发现别人的眼神中没有异常,这才安下心来。
有人说,家长是一个人的第一老师,学校是第二老师。
此话在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下一代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的教育不到位,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容易出现问题的。
从内因外因的角度分析,虽然内因常常是主要的,但是如果外因的刺激过于强烈,也会彻底扭转内因的影响。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但凡父母尽到了一定的养育责任,其它的应该靠孩子去感悟人生、打拼人生了。
年轻人,小青年,为什么会陷入迷惘?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不做什么。
你要追求什么?你可以追求一种利己利人的成就感,在此基础之上,你要善于追逐适当的利益。
不应羞于谈利益,利益不一定是洪水猛兽,利益可以是滋润万物的甘霖。
人活着,没利益,可不行。
如果说人像禾苗,那么利益就是及时雨。
你得不到利益,便得不到受用。
你得到了利益,你立刻会体验到利益的加持作用。
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
像沁人心脾,像久旱逢甘霖,像金榜题名时,像洞房花烛日,像他乡遇故知,像醍醐灌顶,像如沐春风,像雪中送炭,像救命稻草,像贵人驾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