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三国</p>
魏晋</p>
“刘玄德那个老匹夫,怎的运气就这么好,让他遇上了诸葛孔明。”曹操坐在主位上,看着身边的谋士们,终究只是感叹一下。</p>
“主公,蜀汉一方终究只有诸葛亮一人厉害。”这谋士中,蜀汉一方已不足三位,实在是不足为惧。</p>
甚至只要熬死了诸葛亮,那把蜀汉收入囊中,岂不是易如反掌?</p>
曹操笑了笑,这天下谋士他曹孟德占多数,还是他胜算大。</p>
只不过,诸葛亮居然让后世人民都记住了,这可让他有点子嫉妒啊。</p>
他曹孟德什么时候能有点儿东西能让后世人提起来就想起了他呢!</p>
……</p>
蜀汉</p>
“军师啊!想不到那佤族人民记了你千年啊!”刘备感慨,原来不止他一个人发现了军师的好,遥想当初三顾茅庐之时,他们三兄弟,也就只有他苦苦坚持着。</p>
诸葛亮满含笑意的眼神中包含了点欣慰,虽不知当时的情形,但他诸葛亮还真没那个能耐知道千年后的事情。</p>
只能说,时也命也。</p>
或许天幕中那个时候的他本就不想要什么佤族人民的感谢,所以才有了个约定。</p>
但真实情况如何,现在的诸葛亮也预料不到。</p>
“是佤族人民守信,非亮之功。”</p>
要换作是个不守信的名族,想必也不会有这个千年之约,还是他们太质朴了。</p>
东吴</p>
“这诸葛亮当真是神机妙算,公瑾,你认为呢?”看着悠闲自在的周公瑾,孙权忍不住说了一句。</p>
要说这老谋深算,诸葛孔明与周公瑾,谁更胜一筹呢?</p>
“你既如此想,又何必问我。”周公瑾可不认为一个人就算是再神机妙算,千年后的事情,真能知道?</p>
不过要说是孔明,那他只能保持怀疑的态度。</p>
……</p>
[谁懂中国通史一百篇,三国一共两篇,丞相独占一篇的含金量吗?]</p>
独占一篇,谁羡慕了?</p>
老祖宗们偏头喘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