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性。
基本上都是赵兴在发问,在听。
一问一答之间,便将本我派终极法补充进赵兴的经论中。
两人聊了两天半才结束。
“多谢老师解惑。”赵兴拱手。
柳天宁回礼:“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亦收获良多,谢谢赵博士为我解惑。”
老柳真是好人,这个时候还不忘捧学生一波。
第二个与赵兴论道的乃是兵使院院长楚千秋。
“剑竹春雨,利而为兵,吹风解冻;大雾起也。”
“摘叶为金刀,聚竹兵为战阵。”
“怎解物性,我性、道性?”
楚千秋的问题并不算难,毕竟这个时候他也不可能说一些玄之又玄的问题,来为难赵兴。
除非他想死了差不多。
但他的问题也不简单,因为赵兴如果不懂草木皆兵法,不懂各阶兵种特性,是很难回答上来的。
另外,他还要切在他自己的论中才行。
楚千秋此问,也是在测试,赵兴到底有没有涉及高阶兵种法论。
赵兴沉吟片刻道:
“春雨剑竹,藏金食水,正阳之和至而坚,一念凝散,是以动之有霜寒、雾结!”
“朝气飞霞,飞者,杀气乃盛也!”
“使春雨竹兵,杀余冬生机,均衡阴阳,谓之大道也!”
楚千秋心头一震,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赵兴回答了春雨剑竹的物性。
从经论中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春雨剑竹出动,会引发天象。
其次解释我性和道性。
以本我御剑竹,会自然而然产生杀气,杀气是怎么产生的?
就好像大热天做事,会心浮气躁,失去耐心。
人的内天地决定情绪变化,正阳飞霞,杀气乃盛,这就是御使植物兵种产生的‘我性’。
最后一段,则是对道性的阐述。
从道的角度来叙述春雨剑竹的杀伐特性,是符合阴阳大道的。
“这小子,果然对兵种杀伐之道也是颇有研究的。”楚千秋心中想着。
能这么快就答出来,显然是心中有道,只差手中无术。
而后者只需要时间就能慢慢培养起来。
“大善!”
楚千秋赞了一句,他接下来就没有什么难题了,因为他认为赵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条路他也在走,无论他和柳天宁之前有什么纷争,但此刻,他和赵兴乃是志同道合。
是可以坐而论道的。
于是乎,楚千秋接下来的问题,全部都是探讨性质的,并且也倾尽感悟,帮赵兴补全高品阶段的框架。
……
轮到庄大稔和于霞时,两人论道的方向又不一样。
他们讲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