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流水,一晃眼就流到了2014年的5月。
范梨花在这个时间之前,在网上查找资料,收集了几本古代关于插花的书,也是她正要用到的一点精华,关于插花的要素,她琢磨,领会,贯彻,执行,最后成品的自学过程。
从高濂的《瓶花三说》:“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张谦德的《瓶花谱》:“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全得画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说的都是插花布局的规律,而袁宏道的《瓶史》:“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画苑布置方妙。”说的是传统插花不宜用太多花材,多许许不如少许许的精减。
范梨花一直觉得,插花其实不用太多的花反而有意趣,果然,古人很懂意境的,像国画一样,有耐人寻味的留白、线条、意境和意趣。
她已将传统插花的六大花器,四个造型都琢磨了个遍,也插了三十多个作品,拍了照片留存,然后翻遍互联网,想找一位老师系统地学习一下。被真被她找到了无锡一家叫“拈花阁传统文化学堂”,老师叫刘若瓦,是个美髯翁,专门教传统插花的。
江南一直是范梨花心驰神往的地方,正好借此机会去游览太湖美景。
范梨花找到刘若瓦老师的电话,和他聊了一下自己的愿望,得知他的学堂在月底开班培训,赶紧报了名,不日便踏上了去吴越之地游学的路途。
刘若瓦老师的拈花阁传统文化学堂在无锡市区,找到它不难,找到无锡最大的鲜花市场就找到了他的学堂,正是在鲜花市场的楼上。
刘若瓦有着演员陆树铭扮演关羽的那种美髯,髯须花白,慈眉善目,说话的语速不急不缓,一身中式对襟服饰,颇有江南文人气息。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