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术士之小慧,移于经国而大道隐,故曰夸妄而不实也。
召公曰:“我不敢知,曰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君子之于天命,无之焉而不敬也。强与知之,强与图之,干天之权以取必,不敬之尤矣。且夫强与知之,则有弗知者矣;强与图之,则有莫图者矣。可知者先世之功德,可以丕若。夏而勿替,殷则可图者,“知我初服”也。若夫犬戎之乱,郏鄏之迁,逆计于数百年之前而为之所,是周公之智俪于桑道茂而愚于李泌矣。
后世踵之而两都并建,别宫棋布,以疲百姓而走群工,隋炀以之客死,唐玄以之出走。广置官司则食冗而吏杂,分立郊庙则礼烦而神黩。徒崇侈于苟安之日,不救祸于垂危之年。东汉不废西京,董卓迁而速灭。
女直南修汴京,高琪遁而遽亡。若晋之石头,唐之灵武,宋之临安,以仅保其如线之祚者,初未尝于无事之日一缮治其郛也。而唐之太原暨河南,宋之应天、大名暨河南,城隍具完,宫阙具治,米粟甲兵具偫,迨其离析分崩,莫得一日而措足焉。
然则前之揣天画地,糜县官而役闾左者,果安用乎?强与知之,强与图之,其大概亦可睹矣。周之迁也,王迹息而下夷于侯,乃拱手而让宗周于他族。则周之仅以存者,雒邑为息肩之地,而其浸以亡者,雒邑实为处堂之嬉。其浸以即亡也,营雒之始不任其咎;其仅以存者,营雒之始亦不任其功。功过不保之地,君子所不敢知。若夫揣时度势,为不然之虑,狎侮天命,而自神其术,天所弗佑久矣。故曰过虑而无当也。
然则公之营雒者,何也?曰:圣人之会人物也以经,通古今也以权。其以宰制天下也,惟此而已矣。夫周公则已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百物以阜,道里以均,斯足以为王者之都矣,此所谓经也。
有虞氏五载一巡守,诸侯各朝于方岳,地迩政简而不劳也。迨周地辟于古而文治益繁,故展时巡以十有二年,而制五服以六年之述职。及其后且犹不给,则巡守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