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其为君子也者,则利之相试也浅矣,名之不歆也易矣。而害之生于不测,实之投以不堪,阴阳不偶之数生乎世变,虽以盛德而履帝王卿相之位,可以惟意所为,而相抵以相用者不能无也。
秉坚凝广大之素心,乍受之而惊,数婴之而危,于是不克以自持而为之摇荡,虽君子固难言之矣。
且夫所谓害者,不仅憯肌肤、戮妻子也;所谓实者,亦不仅垢污攘夺也。以事亲而养不从心,以获上而劳不成绩,以交友而信且见疑,以治民而恩或中沮;诡于其术则得之,正以其谊则不得;近乎名,接以利,则虽险而有功;敦乎实,忘乎害,则害益至而实不克就。
若此者,万变不穷,皆不可以理遣,不可以情格者也。斯则尤其难忍而难容者也。
去乎利,非以就乎害;而去乎利,则害必与之相迎。全躯保妻子之福泽,上亦可致效于君亲,旁亦可汲引乎朋友,下亦可见功于百姓。既已与害相迎,而德无可居,功无所试,咎且上延而祸且下逮,平生之所学,梦寐之所志,一旦瓦解而不能复恤,虑及于此,而跃起以求济,忍道渝矣。有忍者忍此,则征凶而亦利涉也。
名待实以彰,而实亦由名而立。轻去乎名,而天下之欲成其名者去之;且责以名者多为之疚以沮其实,而无端之恩怨,投仁义中正之巇隙以相为距;故乱吾名者,不乱吾实不止。吾欲据实以与之争,则容德亏矣。有容者容此,故德愈不显而愈大也。
有所忍于利以远害,有所忍于害而忘利;有所忍于利以远利,有所忍于害以贞害。远于利以贞害,而后天下无不可济之险阻。有所容于败吾名者以全实,有所容于质吾实者以正名。有所容于败吾名者而并忘其实,有所容于毁吾实者何有于名?实忘而何有于名,而后君子之德塞乎天地之间,事圮无功而功功者存,道尼不行而行行者远。功功者以扶人物之纪,则业参于帝;行行者以通天地之变,则化顺于天。“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其此谓与!
斯道也,达以之调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