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和关宁同等军饷。那也至少需要每年三百万两银子,米豆一百多万石。
\n
“整顿蓟镇也刻不容缓,至少也需要三百万两银子,粮饷草豆另算。
\n
“以上饷银和粮食都折算成银两,至少也需要每年一千二百万两。这笔钱怎么拿出来,汝等可有良策?”
\n
一千二百万两这句话一说口,有些官员脸色发白。
\n
更有人摇摇晃晃,似乎要晕倒。
\n
大明的财政收入,在正常时期,一般名义上是两千七百万石不到的本色粮食加上三百多万的商税(包括盐税在内)。
\n
虽说在一条鞭法之后,现在粮食税大多已经折算成银子缴纳。
\n
但在去掉地方存留还有各种必须支出之后,真正到了朝廷能支配的白银收入,一般也就是每年四百万两白银。
\n
辽东战事兴起,这四百万两全部投入军饷都远远不够。
\n
万历末期又加征了辽饷五百多万。
\n
就是这九百多万的银子,充当军饷,也不过是勉强支撑。
\n
从天启以来,还不断要皇帝调拨内帑来补贴军饷,累积下来,也超过千万了。
\n
这些内帑还是万历皇帝派太监到各处征收矿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积攒下来的。
\n
这笔钱也早被消耗得所剩无几。
\n
就是这样,九边各镇还连年拖欠军饷,不断有兵变发生。
\n
现在皇帝说这一千二百万军饷,除了关宁已有的四百万之外,等于还要增加八百多万。
\n
除了增税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