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族人意识到需要新的出路。族里商议的时候,人们产生了分歧,一部分接受了寻找其他合适的人种,尝试生育的可能,另一部分提出尝试探寻永生,并且尝试恢复生育的可能性。最终两部分人达成共识,为了种族的繁衍,分道探索,互通有无。于是两拨人分别踏上了探求种族前途的征程。
\n
又过了五十多年,他们终于来到了现在的这个小寨,他们欣喜于此地与故乡的相似,便在此地安顿下来。他们知道适宜的生活环境对他们长寿的重要性,所以立下铁律,有可能破坏小寨生态环境的任何举动都不被容许。
\n
接下来的五百多年里,他们尝试和很多种族的人进行生育,绝大多数的尝试都失败了,要么是根本无法生育下一代,要么不到两百岁就走到人生的尽头。只有和喜马拉雅西麓的一个种族的后代活到了四百七十岁。这是当时的长老们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于是就选定这个种族,繁衍出如今小寨里的管理者们。
\n
他们定居后不久,就与另一批族人取得了联系,他们在火山口开凿了深入地下的洞穴,洞穴空间宽阔,温度稳定,有足够的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非常适合生活。他们最近一次联系是四百年前,这个时候他们好像还是没有获得无性生殖的技术,那么多半是掌握了长生的技术。小寨的管理者邀请他们一起生活,他们拒绝了,因为他们认为小寨的管理者们已经不是纯种的雅利安人。
\n
书中另一个频繁出现的影子是另一个同时也穿梭在四维空间的种族,根据他们的描述,应该是东亚人的面孔。这个族人没有很长的寿命,大约两百年的样子,这可能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他们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不似雅利安人这么苛刻。小寨的族人惊讶于他们对这个世界生物的了解,曾派人向其学习这个世界里各种生灵的习性、分布和可食性。《山海经》和小寨先贤自己总结的《世界动物科考笔记》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了详实的记录。但是这个种族在一千年前就消失了,据书中推测,应该是瘟疫和低生育率导致的。。
\n
书中也记载了小寨一直向秦臻的那个世界派出使者,为他们建立信仰,教人向善。秦臻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到那个世界就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