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制度在乾隆帝中后期被广泛使用,主要制度地方高级官员进行,助长了各级官员的贪污疯子,造成了后期朝堂贪污腐败、官员相顾勾结十分普遍,多地才出现亏空,国家经济困难,财政危机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p>
议罪的官员盘剥下级,下级官员继续往下一级一级剥削,朝政的腐败和国家的危机最终全都转嫁到民众身上,百姓民不聊生,导致了后期各地常出现叛军。</p>
也许皇上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将议罪银留作公用,兴建水利,解决国家的财政凋敝,但是最终大部分都成了皇帝私库,造成了皇帝带头搜刮的现象。</p>
心中万般思绪划过,面上不显的进忠时不时附和两句,“皇上仁德!”</p>
两只眼散发着兴奋光芒的皇上,摆摆手,“你这狗奴才懂什么,这就仁德了。算了,跟你说你也听不懂。”</p>
“奴才不懂,可是奴才明白皇上殚精竭虑、苦心孤诣都是为了朝政、为了百姓,这便够了。”进忠弯了弯腰,奉承着这位自傲自负的皇帝。</p>
作为太监,他也不该懂、不能懂!眼下他在皇上眼中算有几分脸面,但凡敢说一点不赞同,只怕祸乱朝纲的名头立刻就要落下来,即刻身首异处了。</p>
皇上眼神闪了闪,被夸的十分愉悦,当即召了两位年轻妃嫔过来伺候。</p>
夜晚,进忠下了值在回住所的路上,碰到了等待已久的五阿哥。</p>
皇后临盆在即,五阿哥也有点烦躁不安了。</p>
也许宫里的石头真会说话?这两日,皇宫的氛围怪怪的,颖嫔生产当日的事又被拿到明面上说。</p>
借死不借生的说法渐渐流传,皇后不愿颖嫔在翊坤宫生产的原因似乎得到了解释。</p>
等如懿听到这个说法,流言已经被传了两日。</p>
三宝扫了眼如懿的肚子,面露纠结,犹豫之后,还是将探听到的消息如实禀告,“娘娘,宫中起了流言,说您故意不让颖嫔在翊坤宫生产。”</p>
如懿脸色一凛,慌张起身,“什么意思,你如实说来!”</p>
三宝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见如懿脸色愈发难看,连忙安慰,“娘娘,您还怀着皇子,不能动怒,贼人挑着这个时间点散播谣言,就是想让您气大伤身,于生产不利啊。”</p>
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