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透进的习习凉风与丝丝光亮,缓缓吟道:
“紫塞风高直北秋,黄河水自向东流。
穆王御马还宫日,海内封疆只属周。”
“好诗,好一首北望!”
“秋日赏秋诗,实乃人生快事!”
“可惜了,无酒相配。”
连韵都押不准甄鑫皱着眉头,虽然不觉得这诗有多好。但能当场应时应景来这么一首诗,肚子里确实是有些货。
其他人虽然没有郑思肖的诗兴,但即席作诗对他们来说,都不算难事。
只有陆文圭坦然说道:“陆某不擅诗词,惭愧!”
众人也没在意。
若是随便来个人,都能写出诗来,月泉吟社的门槛岂不是太低了一些?
作为月泉吟社的代表人,方凤当仁不让,缓缓吟道:
“秋尽吴江道,丹枫树树奇。
叶为诗者色,霜乃画之师。
望似醉乡近,疑犹花事迟。
停云俄在念,倚杖未归时。”
“好诗,好诗!”祠堂之内,赞声一片。
郑思肖不得不拱手说道:“此诗,无论是意在境,都已超过老夫,佩服、佩服!”
方凤起身回礼,口称不敢,眼角却飘向谢翱。
谢翱似乎没有感觉到他的注视,心里却如翻涛浪。
做诗,闲时寄情,忧时明志,当不得饭,杀不了敌。谢翱自己诗作不少,却从来没把诗当回事。更不用说,在此时此刻去显摆自己的才能。
文人相轻,有时会让人非常无奈。表面上你的诗作比他好,他得现场夸你。转过头,他还得绞尽脑汁来一首超越你的,以挽回自己的颜面。
现场作诗,考较的不仅仅是才华,还得有急智。说实话,能有郑思肖那水平,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但是众人心里明白,题是郑思肖出的,他说不定早已在心里打好了诗稿。
可是方凤这首同样现场所作,其水平显然超过郑思肖许多。
却只有谢翱知道,这首诗,是方凤数日之前,刚刚寄给自己的一首诗作。诗作上原本的题名是“咏霜叶寄皋羽善父”。
皋羽是谢翱的字,诗是送给自己的,当然做诗者铁定是他方凤无疑,所以不算抄袭。
可又能怎么算?
科举考试中押中了题目?
谢翱只能装作啥都不知道的模样。
那边的方凤终于暗暗的松了口气,老谢不说,那就没人知道,挺好!
一轮过后,大伙儿的目光,最终都看向甄鑫。
只要是个读书人,自然都是诗为尊,词次之。至于曲,那是乡里巴人才写的东西,根本上不得台面。
甄公子曲子写得好,却根本得不到这些人的认可。
当然,在座诸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