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张观山低头看了眼手里的玉筒,虽未直接破碎,可却已变的暗淡无光。
这枚玉筒乃传家玉筒,若想再次传功,估计需要以灵石养育,补足其内刻印的法阵。
【姓名:张观山】
【境界:融筋境圆满】
【剩余寿元:一百二十年】
【妖魔寿元:一千五百八十年】
【武学功法】
当前武学:
金骨·雷鸣虎踪拳(圆满,拳意高涨)
融筋·风影逐日步(圆满,浅风入夜)
金骨·清风掌(圆满,掌中天地)
寅虎禄神(小成)
融筋·气血御刀术(圆满)
不灭金身(圆满)
气血剥皮术(圆满)
金骨·风灭一瞬(圆满,刀意临身)
幽精·天纵九式(小成)
幽静·听风踏月步(未入门,残缺,可融合)
不出意外,听风踏月步残缺。
武者十八般武艺,走拳法路子的最多,走步法路子的最少,其因便是步法最难练。
倘若大乾有五位武者以拳法入上三品,兴许只有一位武者以步法入上三品。
步家的先祖,能靠步法名扬大乾,可见这门步法之高深!
“此步法倒是可以用风影逐日步补之”。
张观山呢喃自语,消耗妖魔寿元,确实可补全功法,而且不输给原版,最是契合他。
但消耗的妖魔寿元太多,若要补全听风踏月步,更不知得多少妖魔寿元。
倒是可以先试着将两本步法融合,在尝试推演补全!
“将两本步法融合!”。
一念之下,妖魔寿元飞速下降,面板功法也发生了变化。
【你得了一门幽静境步法,虽残缺,可仍非金骨境步法所比,你心中已知足,开始潜心修炼这门步法】
【往后十年,你一遍遍回忆着玉筒之景,一点一滴,将所学步法拆分,企图察觉其中奥义】
【时间一晃,你已打坐三十年,双眸睁开时,已将步法掌握,可你清楚,修武技,形最易练,心法最难!】
【往后四十年,每逢狂风袭来,你便迎风踏出,脚踩听风踏月步,凭上半卷功法,感悟风中道意】
【百年岁月而过,在踏当年步,身似飞鹤,虽已有创始人之形,可意味差之甚远,门都未入】
【第一百八十年,苍天不负有心人,你未深究修行此步法,终将步法要领掌握,开始尝试融入所学风影逐日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抛弃心中杂念,一心在脑海中推演两门步法,企图找出每一处相通之处】
【过了不知多少个日夜,你犹如磐石一动不动,多年来的推演步法,让你的精气神亏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