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每一个理解之上的!
而且,这一点甚至拔群到了无人能望其项背的程度。
俞邵的拔群,可以通过磨砺棋艺、不断学习追赶,可是其他人的拔群,却很难追赶。
当然,在俞邵那么多棋谱之中,有一盘棋不太一样。
那便是国手战中,俞邵和蒋昌东的最后一盘棋。
那一盘棋中,那种简明扼要,顺水推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下法,妙入精微,通过大势压人,以平和而见韬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那应该只是突然的灵感爆发,妙手偶得的一局棋,这在职业棋手之中,并不稀奇,不能仅仅以这一盘棋,作为衡量棋手的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网上对于“俞苏之争”中,即便苏以明如今和俞邵的对局中,如今明显处于劣势,但还是有那么多人看好苏以明。
因为苏以明的拔群之处,非常之多,首先不拘泥于角的实地,而专门在广阔的棋盘上经营中央模样,气魄惊人,想象力恢弘。
对大场的敏锐感觉和对攻击的熟练驾驭以及依托厚势攻击和吃棋等,即使像傅书楠这样的治孤高手也被其“围而歼之”。
善于发挥厚味的非凡潜力,在后半盘极难定型之处才能非凡,在劣势之下,缠斗功夫也是难有人能与其比肩,后半盘韧力极强,顽强的令人瞠目!
这些,是苏以明远胜其他顶尖棋手的地方。
但是如今,似乎不一样了。
吴书衡能无比清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