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都是在一次次的消息传递过程中决定的。
历史上,有许多情况,哪怕是土木堡之变,瓦剌人已经杀至面前,已经和许多部的军马交战,可实际上,位于中军的大明皇帝,依旧还懵然无知,以为自己受到了周遭无数军马的保护,而等到各路军马传来战败的消息时,中军想要跑路,其实已经迟了。
朱棣是何等人,他非常清楚,有了这么个东西,不但能迅速地知悉各路军马的情况,而且也能根据各路军马的斥候,随时察觉出敌人的动向。
这也就意味着,战争的迷雾,彻底的单方面透明,而你对军马的掌控力,也得以大大加强。
若真如此,那么……人人都可以是兵仙韩信。
就算是李景隆那个废物,都可以是战神白起。
当然,还不只这些,战场之上,绝大多数的失败,某种意义而言,就是各部的人马,随时在等待着主帅的指令来行事。而一旦消息没有及时传递,那么各部人马,往往不敢轻举妄动,害怕可能自己的鲁莽,会破坏全局。
可这……恰恰又导致,许多的战机都被错失,这些僵化和迟钝的兵马,哪怕有三十万、五十万、八十万,号称投鞭断流,其实也只是无用的数字。
历史上,无数次以寡击众的战例,本质上就源于此,并非是兵多将广,就可胜利,兵马越多,组织和消息传递的成本就越高。
历史上那些像白起、韩信这样的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只是因为……他们有着非常恐怖的掌控能力。
而这样的人,根本不可多得,百年才出一个。
比谁都要清楚这上面深奥的朱棣,此时心头不免带着几分激动,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面色涨得通红。
这还只是对于朝廷对天下郡县的掌控,还有对军事所能获得的巨大优势。
还有商业……
是了,张安世这些时日,在交易所里呼风唤雨,倘若真有这么个东西,那么张安世就确实没有勾结人图利的可能了。
总不可能,就因为张安世得到的消息比别人更快,所以……就说他有罪吧?
这简直就是光明正大,别说是朱棣,即便是那些商贾,若是知晓这个情况,也绝对没有话说。
“陛下,陛下……”
看朱棣皱眉出神的样子,张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