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倒没有生气,反而带着几分感触地叹了口气,道:“朕辛辛苦苦,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你念兹在兹,也是为了你的儿子。咱们姓朱的,总要操儿孙的心。你起来说话吧。”
朱高炽站起,束手聆听。
朱棣道:“此事……”
朱棣手搭在御案上,下意识地打着拍子,若有所思。
却在此时,突然之间,鼓声如雷。
那远处的鼓声,竟传递到了文楼。
朱棣一听,脸色阴沉。
朱高炽亦是脸色微变。
这是设于午门之外的登闻鼓。
所谓登闻鼓,乃是太祖高皇帝,沿袭了前朝的经验,设于宫外的鸣冤鼓。
按照大明律,凡有冤民申诉,且这冤情重大的,皇帝听闻鼓声,便需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只是一般情况,寻常人是不敢跑去敲打登闻鼓的!
一方面,那儿有专人管理,且一旦敲打,就意味着是千古奇冤。
可这登闻鼓,已经许久不曾有人敲打了,此时猛然响起,对朱棣而言,这必定是出了大事。
而对朱高炽而言,这一年来,都是他监国,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登闻鼓一敲,朝野内外震动,这也说明他的失职。
朱棣当机立断道:“召百官,将人带至崇文殿,朕要受理。”
朱高炽心下沉沉,默默点头。
另一边,听闻了登闻鼓的鼓声,文渊阁大学士们,似乎也吃了一惊,随即很默契地等待,直到有宦官来传召,便纷纷往崇文殿去。
这崇文殿内,朱棣升座,百官就位。
太子朱高炽脸色有些苍白。
而大学士,以及不少尚书和侍郎们,也不由得有些担心。
一方面,这对监国的太子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打击。另一方面,也令不少的大臣惴惴不安,谁晓得,这一次会不会牵涉到自己?
紧接着,便见一蓬头垢面,依旧还穿着倭人服饰之人,被押解了进来。
只是他衣衫褴褛,显得极是不堪。
原以为是个不懂事的莽夫,可此人虽衣衫褴褛,入殿之后,居然行礼如仪,三拜九叩,又再叩首,才道:“草民蔡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