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还须想个法子。他如此敏慧之人,却浑没想到园中引的便是温泉水,这花移植到院子里岂不便宜。
\n
莫熙不知他所想,只不错眼珠子地打量着书房。此处陈设也以简单清雅为主,靠墙的红木书架上堆满了成套的线装书。格物、药理类占大多数,志怪、杂记、传记也不少,可见主人阅读广泛。
\n
书案上放着一只翡翠桃形笔洗。旁边散落着工笔图,一眼扫去像是图纸。
\n
唐欢见她目光看向图纸,非但不遮掩,反而问道:“听闻机巧阁所卖的‘七巧板’乃是姑娘随手涂鸦。在下正在设计一物,未知姑娘可有兴趣一观。”
\n
莫熙心头一跳,正要作答,外头却传饭了。
\n
唐欢又是一笑,道:“绿云,你且先领木姑娘入席。唐欢稍后便到。”后一句却是对着莫熙说的,竟是以真名相告。
\n
莫熙暗自心惊疑惑不已。她却不知,唐欢自十一二岁起便尽显天人之姿,所遇女子初时无不被他容色所慑,但得知他身有残疾之后或怜悯或疏远,竟无一人能淡然处之。莫熙待人素来清冷随意,便是有心接近也丝毫不显刻意热络。只这一份清冷随意与唐欢却是难得。
\n
古代吃饭讲究食不言,唐欢却是很健谈,说的都是蜀中风物。又说到曾在乌衣巷住过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写过草书《盐井帖》给在蜀中的好友周抚,询问扬雄的《蜀都赋》里关于“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及“滨以盐池”的景观描写。
\n
相传此盐井地本是一片荒滩,有人发现盐水自地下浸出,于是就地挖井熬盐。井挖得越深,盐出得越多,引起众人争相效仿。先后一共挖了呈六角形排列的六口井,统称“六角井”。一日深夜,电闪雷鸣,一道闪电霹降下来,最深的一口井中突然呼哧蹿出火焰,腾高数丈,民间敬称为“神火”,这就是火井的由来。莫熙听得有趣,暗自猜测这应该便是最早发现的天然气。唐欢很有发展成实业家的潜力,竟已经能想到用陶制的管道输送天然气用于照明。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