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个时候,努尔哈赤才算感受到天枢营的真正威力。
“死守赫图阿拉!”他悲壮地对扈尔汉和费英东说道,“守的时间越长,八旗子民才能走得越远!”
扈尔汉和费英东眼含热泪:“皇上放心,我们必定在这里挡住他们,誓与此城共存亡!”
努尔哈赤双手依次握紧他们的肩膀:“不要共存亡!半个月!只要半个月,我们就能渡过松花江到敖东,重筑忽汗城作为新都。你们两个随后且战,一个退到松花湖东南的费尔忽,一个到东边城。扬古利和诸英,我已经传令他们急行军绕过辉发城,南北夹击乌拉城。那个到了拔堡沟一带的明军,我必须亲自去抵挡他们的袭扰。镶四旗的人,也必须有我镇住他们!”
事实上赫图阿拉城早就开始转移,持续时间已经近一个月了。
但努尔哈赤必须继续坐镇赫图阿拉,正如大明文武所考量的那样:刚建的国,都城都不好好守一下就败退?那军心还剩多少?
现在是早年编定的正四旗留守,这是努尔哈赤的心腹精锐,他哪里舍得让他们全部战死在赫图阿拉?
城内城外,气氛紧张。
赫图阿拉的西面,刘綎所率的主力大军出现在了那里。西堡和后堡已被攻陷,苏子河北面只剩一个头道堡还没失陷。一旦头道堡也被攻陷,那么明军就不用担心从头道堡北面的山沟经过六道堡、五道堡回援赫图阿拉的建州兵。
而在赫图阿拉的西南面,天枢营从灶突山下来奇袭破了二道堡后,并没有固守那里。
从鸦鹘关出来,要到赫图阿拉必经这个山谷口,努尔哈赤是必须夺回那里的。结果天枢营并没固守,让他们夺回了空堡,又不得不送粮食过去。粮队遭袭,天枢营先夺了粮,再破二道堡,洗劫一番粮草军资又隐匿到了赫图阿拉城南面的群山之中。
这样的形势下,西南面紧挨赫图阿拉城的二道堡已经不必再夺回了,不如就在城西的河东边、河南面布防。
结果两日后,天枢营又出现在了赫图阿拉城东面、苏子河上游的拔堡沟。
那里是建州女真的退路。
要顺利退走,就只能走这条宽阔的山谷,一直到东边城。
这东边城就是后来的通化。群山之中的东边城,北侧山峦再向北就是更宽阔的辉发河谷,往南翻越群山则是鸭绿江。如果能守住通化,随后再能夺下乌拉城,那么依旧能钳制住宽阔的辉发河谷。
努尔哈赤的规划里,他将来要坐镇敖东。这里就是当年渤海国的都城所在上京龙泉府,后来被契丹所毁。
敖东离西北面的乌拉城不算远,东南面就是锡霍特阿林山的统门河谷,也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