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孙子都娶了新妇。
嫁入褚家,何小西也没有想过要离开村庄。毕竟人离乡难,有一分容易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她这个话题中心的“寡妇”,带着一个不是亲生的儿子。恶言恶语从没停歇过。她设想过世间道坎坷,却不知现实比设想更加艰难。
她日夜不停劳作,到了年终,分得地粮食也不够她们母子俩果腹。还要“倒挂”欠队里百十元钱。
生活的重压让她忽略了对青林照管。
直到一天下雨不用出工。她给青林纳鞋底麻线不够了让他去邻家借些。却左等右等不回来。何小西出门寻找,才知道青林一直以来被村里的孩子欺负。还是因为被她的名声所累。
何小西惊觉,儿子总粘着她不愿意出门不是因为乖顺。养孩子不仅仅是让他吃饱穿暖。
虽然何小西没听过孟母三迁的典故,也知道水洞村不再适合青林的成长。
心一横,何小西带着儿子去投奔了曾驻扎在村里休整的朝鲜战场退下来的老兵。经他们介绍辗转多处做保姆。直到政策允许从小吃摊起家,一直做到大酒店。之后又涉足其他行业。
何小西祖上就是这清泉河上的摆渡人。一直传到她大哥这一辈。直到他大哥受伤不能撑船,才转给她大嫂娘家的弟弟。因当年的沉船事故,大嫂娘家弟弟也锒铛入狱。如今的渡船,换上了柴油发动机。摆渡人站在船尾的发动机旁边,带着草帽,低着头。何小西觉得眼熟,但隔着一层层人,透过缝隙也看不清那人的真容。
除了那年沉船事故的十一条人命,这水洞村祖祖辈辈枉死在这清泉河里的人命不知凡几。建一座桥联通村里跟外面的世界,是水洞村几代人的心愿,却每每落空。想到此,何小西不由得叹息。
此时的何小西身家巨富,完全有能力为建桥出一份力。可村里早没了她的亲人,他人如何,何小西也懒得去管。
等够一船人,在柴油机“突突”的响声中很快到达对岸。上得岸来,何小西深吸一口气。
儿子褚青林小的时候,她因为忙于生计,更因为逃避,没有要事从不回来。青林成年后,知道水洞村是她的伤心地,包揽了回乡的一切事务。
这次回乡,一是带新人祭扫,告知褚大哥她没负当年相救之恩。二是,何小西自觉已将至大限。此生的恩怨,都是自这水洞村而起。临去之前,再看一眼。给一生的纠葛做一个了断。下辈子,下下辈子,直到永远,都不愿意跟这里再有任何牵扯。
早在多年前,青林就回来把褚家的老屋翻盖成楼房。做回乡时的落脚处。委托邻家新林婶看顾和定期晾晒打扫。所以稍事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