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声依旧此起彼伏,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整个空间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气息。
而李向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决定着手编造一份工业机械的技术文件,这份文件将是一份能切实指导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简易“教材”。
李向明坐在办公桌前,目光从杂乱堆积的资料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一叠生产记录上。
他拿起记录,轻轻翻开,仿佛在探寻着机械运行背后隐藏的“密码”。
他深知,此次编写的重点是要解决那些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并没有急于从理论原理开始入手。
他先从记录中挑选出几个典型的机械故障案例,针对这些问题,他计划一步步地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他打开一本新的笔记本,笔尖在纸上落下,第一个问题便是关于机械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后容易出现的零件磨损问题。
李向明详细地写道:
“在高强度生产下,关键部件的磨损难以避免。首先,每日生产任务结束后,务必安排专人对这些部件进行检查。
检查时,重点关注部件表面的光滑程度,若有细微的划痕或者粗糙感,这说明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
他还配上了一段简单的示意图,标注出需要重点检查的部位。
“当发现磨损时,不要急于更换部件,因为部分磨损是可以通过修复来延缓更换时间的。
先用细砂纸轻轻打磨磨损部位,去除表面的锈迹和轻微的凸起,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