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n
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是另一个保证完成任务的范例。玄奘(60~664)是唐代的高僧,受唐太宗的委派,于贞观三年从凉州玉门关西行赴天竺,他历经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坚持不懈,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以惊人的毅力最终取得真经。玄奘历时十多年,游学天竺各地,于贞观十九年(649年)回到长安。他将西行途中看到的风土人情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玄奘依然完成取经的任务,他这种不畏艰险、坚忍不拔、保证完成任务的精神令后人折服。
\n
当前,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对所在部门的人和事负责,对于职责范围内的组织任务应当积极担当,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特别要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把统揽全局的精心部署和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事情要一件一件去做,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精心部署要点点入地,真抓实干要步步扎实。不可蜻蜓点水,敷衍塞责,不可泡在会议里,浮在文件上,停在嘴皮上。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不是傻干蛮干,而是要懂得轻重缓急,知关节、得要领,善于举重若轻。集中精力抓大事,就是把力量集中起来,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这样就容易打开局面,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工作中的难点,往往是工作中的前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全局性,要组织力量,认真攻克。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往往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群众的情绪和社会的稳定,要认真对待。我们所强调的抓落实,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重视和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力气真正使到刀刃上,少投入多产出,争取事半功倍,要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努力开拓新的局面。
\n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