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疏]注“礼已”至“乎带”解云:间传文。
\n
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既,事毕。言古者,不敢斥君。即,近也。)退而致仕。(退,退身也。致仕,还禄位于君。)孔子盖善之也。(善其服事,外得事君之义;致仕,内不失亲亲之恩。言古者,又孙顺不讪其君也。不言君子者,时贤者多以为非,唯孔子以为是。孙,音逊。)
\n
[疏]“孔子盖善之也”者。盖,犹是也。言于此三事,孔子皆善之。其三事者,初则要径服事,次则谓君为古者,后则退而致事是也。
\n
公会齐侯于平州。
\n
公子遂如齐。
\n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据曹取之不书。济,子礼反。)
\n
[疏]注“据曹取之不书”解云:即僖三十一年“取济西田”传云“恶乎取之?取之曹也。曷为不言取之曹?讳取同姓之田也。此未有伐曹者,则其言取之曹何?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则何讳乎取同姓之田?久也”何氏云“鲁本为霸者所还,当时不取,久后有悔,更缘前语取之,不应复得,故当坐取邑”其济西田本鲁物而曹取之,不书之矣。
\n
所以赂齐也。(鲁所以赂遗齐,故称人,共国辞。遗,唯季反。)
\n
[疏]注“鲁所”至“国辞”解云:谓一“人”字,齐、鲁共有,何者?鲁人篡弑,以地赂人;齐人失所取篡者之赂,皆合称人故也。
\n
曷为赂齐?(据上无战伐,无所谢。)
\n
[疏]注“据上”至“所谢”解云:正决哀七年“秋,公伐邾娄。八月,巳酉,入邾娄,以邾娄子益来”八年“夏,齐人取ん及亻单”传云“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以邾娄子益来也”然则此文之上,不见战伐之文,应无所谢,曷为以也赂齐乎?故难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