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路上出现个什么意外,比如担的粮食撒了,或是人摔跤了,有一个人在后头盯着,他也能放心些。
这算不得什么大事,宋友山自是满口应下。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或担、或推的出了村往县城而去。
一路上,宋芷时不时便能遇到与他们一样,去县城纳粮的百姓。
“今日这么多人去县衙纳粮,排到我们也不知到什么时候了?也不知今晚能不能回家!”走在宋芷前头的村民们嘀咕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要差爷不故意刁难我粮食没晒透,折腾我再去晒粮,让我多等上两日也无妨。”
“晒粮食我倒时候无所谓,反正麦都晒干了,无非是再多晒一遍又损失不了什么,我只盼着那量麦的斗可别再往上加高了!”
这话算是说中了大伙儿的心声,一个个附和着连连点头。
大伙儿在心中早预想了最坏的打算,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事情完全没有往他们预料的方向发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