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便再也没有谁能体会李翔心中的艰辛了。李翔深深感受到了搞科技、造飞机并不是能以够人之力能够解决的,李翔想起了前世流水线制造飞机的同时,心中也滋生出了一种借此良机举办航空学校的想法。或许培养航空人才是促进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办法。
\n
回到家中,李翔为这个想法兴奋了很久,他不断想象着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笑了。直到晚饭时分,与年迈的老父亲李鹤章共进晚餐时,李翔才回到了现实,他才发现一切是多么的遥远。再次正视自己内心中的那份良知,李翔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放弃眼前的老父亲。
\n
抽不开手,似乎一切都是扯谈。在此时李翔又想起了在美国与自己共同奋斗的冯如,在这个人手缺乏的时候,李翔无形之中对冯如投入了很大的希望,此时他心中有个声音在大声呼喊着,你快回来吧,冯如。
\n
已经两个月过去了,冯如依旧没有来。去给冯如送信的人回来了,带给李翔话的却是冯如还想再等!这一切无行之中又给李翔增添了几份压力,李翔每天照顾李鹤章的闲暇,总免不了要到大门口去眺望一番,满怀希望的望向远处,那时空的间隔仿佛都要被他望穿了。可是每次又总是失落地从大门口回走,然后再来到李鹤章的房间。可是李鹤章的病情却依旧是不好不坏的,看着年迈的老父亲,想着被搁置了好几个月的飞机改进进度,李翔不由得一阵阵的心痛。
\n
书房内,李翔关于改进飞机的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不知不觉已经把李翔书房内的废纸篓已经塞满了,李翔改良飞机的设计思路已经定下来了,可是精通机械制造的冯如却还没有来,自己的设计思路到底经不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到底能不能成为现实。这一切也许将是冯如到来之后的事情了,无形之中李翔心中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n
红霞不知不觉地又布满了天空,李翔又习惯性地站在门口张望了,而且久久地没有离开。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好像是要穿越了时空一般,在夕阳下,他眺望着远处,目光中崩射出了对未来的无限渴望。苦心人,天不负,李翔已经有些疲劳的的眼中模糊地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