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
\n
那时的若云庵,与今日的若云庵,自有一番不同,只是年代久远,有些东西,柳观霞已经记不太清楚。
\n
况且,当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位女尼传授的本领上,自然也就没有注意太多细枝末节。
\n
直到女尼传授完毕,远游他处,柳观霞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的师父,是打定了主意,再也不会回来。
\n
此后,柳观霞也曾多次到若云庵上香,为的就是期盼有一天,能够再见师父一面,不想,倒是因此,认识了楚静怡。
\n
家道中落以后,柳观霞去若云庵的次数日渐稀少,和楚静怡的关系,反倒加深了起来。
\n
柳观霞虽然提起了这些往事,却不是描述的重点,多数时候都是一句带过,而后着重的介绍了她学习的医术。
\n
传自智琳师太的医术,也是颇有一番来历,竟是传自前朝神针道人,那神针道人一身精湛医术,博古通今,明医理,善炼药,尤其擅长针石之术。
\n
柳观霞讲解起来,多有一些涉及到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的地方,秦寿多有不解之处,却没有打断,而是从怀中掏出素笺、炭条,默默的记录下来。
\n
他的动作,柳观霞也有注意到,扫了一眼,只是暗自点头,却没有停下讲述。
\n
待到柳观霞全部叙述完毕,秦寿心中已经有了一条明确的思路。
\n
柳观霞对推拿、针灸、炼药都很擅长,但在看病方面,却只是可可。
\n
换句话说,就是柳观霞掌握的医术,偏于保健,但对疑难杂症,却没有太大把握。
\n
可也正因为如此,秦寿才有更大的把握,让柳观霞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就能赚到足够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