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议事,这次戚继光主要是和马芳、李成梁等人商量大体的作战方案,马芳、李成梁虽然是戚继光的下属和副将,但是毕竟是大明成名已久的宿将,对于蒙古也很了解,所以戚继光还是有和他们商量一下的,而且这次朝廷十二万大军出征,不可能抱成一团,李成梁肯定是要获得独领一军的能力。
戚继光和众将们说了些场面话,就解散了众将,和马芳李成梁等人在舆图前研究起来了,戚继光首先向马芳和李成梁介绍了现在探得的情报,土蛮有两万五千骑,应该是已经确定的了,兀良哈有多少人,尚且不能确定,不过最少两万是有的,恐怕到时候会更多。
对于辽东的情报,李成梁提出了疑问,土蛮远比兀良哈强大,怎么会只有两万五千人,据李成梁的了解,土蛮的人数应该远远不止这些,按照李成梁对于土蛮的了解,仅土蛮汗诸部麾下,控弦之士就应该有五万余,按照辽东哨骑的汇报,土蛮诸部大会,就只有两万五千骑,这很可疑。
戚继光也说道:“土蛮部以十万数,拱兔六七酋最大,仅以二万五千骑,确实可疑。”
他们三人都是蒙古人打过交道的,对于蒙古人还是很了解的,蒙古人并非不懂谋略,只是有时候看起来有些笨拙罢了,现在这种情况要么是蒙古人真的只准备出动这么多兵力,要么就是蒙古人在故布疑阵。
戚继光问道:“萝川侯怎么看?”
马芳是最了解蒙古人的了,和蒙古人打了一辈子交道,马芳并没有立即作出判断,而是问了一个问道:“土蛮部会盟之地,是哪个部落的住牧地?”
现在土蛮等在大凌河上游会盟,这里原本是兀良哈部的住牧地,土蛮东迁之后,逐渐占据了此地,后来大明夺回了辽河河套,在此地安置大宁都司,将土蛮和兀良哈部向北方赶,现在大小凌河基本上是土蛮和兀良哈的分界线。
马芳仔细查看了舆图之后认为,蒙古人应该不是有什么阴谋,虽然土蛮号称有控弦十万,但是土蛮内部分裂,打来孙死后就更是分散,即便是土蛮汗,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召集所有人,何况各部落之间互相提防,为了防止自己的部落被吞并,他们肯定会留兵在部落中。
同时这里原本是兀良哈部的住牧地,虽然这次是土蛮和兀良哈联手,但是即便是从大小凌河附近破口,劫掠锦州等地,所获的大头肯定是兀良哈部,毕竟这里离兀良哈部的住牧地近,土蛮就更不可能倾尽全力了,所以只派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