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对于工业3.0的一种试探。”
“我认为,未来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高度集中处理,会产生更高效的生产模式。甚至机器可以代替人类运算,工作,甚至思考。”
方文的话,比这时代电影小说中描述的还要科幻,思想最先进的大学生们目瞪口呆。
他们不敢相信这种可能性,却又不否定。
顿时就有人举手提问。
方文示意其站起来说。
那名大学生工程师起身问道:“总经理,你说的这种情况,要多久才能实现?500年?还是1000年?”
“100年就够了,科技发展不是匀速的,关键技术攻克后,会产生爆发式的发展。”
方文的回答,让46名大学生不敢置信,却深深记在心中。
他的话还在继续。
“我知道你们不信,100年太久,只看今朝。我们或许做不到那样,却可以实现一部分。想想你们用来造飞机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这就是理我根据工业3.0创造的。整个飞机制造过程,全都变成了数据,只要我们把这些数据细分,按照标准记录,排序,就能复制到下一次工作中。我现在要求你们做同样的事情,将这些标准化数据,原封不动的教给你的部下。除非发现需要修改的问题,否则一个都不要变,让他们严格按照工序去做。你们是教师,监督者,施行者,管理者,规则的守护者,可以做到吗?”
这才是方文开这个会的重点,他要所有的大学生工程师明白标准化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并要他们严格执行。
一片应和声传出,方文满意解散会议。
这些大学生工程师将会每人带5--7人的工作小组,培训他们,然后按照以前方文带他们的模式,带着新人进行飞机制造实习。
具体效果如何,方文觉得应该是可行的,他要求的不是研究者,而是模仿者,难度并不高。
他判断一个月后,就有一批合格的产业工人可以上岗,毕竟这年代的高中生已经是高学历人才了,接受能力肯定不差。
而同时,方文也将飞机制造工厂的管理工作,交给霍端阳。
子弹厂,化工厂,飞机制造厂三家特殊产业部门,都在仰光一地,交由霍端阳来统一管理,倒是最合适的。毕竟方文手里信得过,又有管理经验的人还是太少了。
移交飞机制造厂管理权的方文,并没有离开,而是开始设计新的飞机。
机械感知能力带给他特殊的飞机全视图,用来设计飞机是最好不过的了。
下一款设计,是小型水上飞机。
型号名:水云二型,水陆两用低速滑翔型水陆飞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