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被控对象执行相应的动作。这些指令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方式传输,再被接受后由电信号转换成不同逻辑实现。
第一步,是发射端信号生成:
柏则善做了一个手提箱大小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器,无线电信号通过电子管作为放大器来增强信号发射出去。
第二步接收信号的,却是遍及整栋房屋内的连锁装置。
在预设房屋的不同楼层,不同角落,都会安装电子管接受装置。
这些信号接收装置,会在收到不同的信号后,产生不同的逻辑结果。
一种逻辑结果是开,一种逻辑结果是关。
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炸弹,将会被触发引爆,被遥控引爆两种状态同时存在。
(弗里茨-x无线制导炸弹,二战无线遥控炸弹,40年代)
柏则善制作无线接收发射系统的同时。
霍端阳也开始了制作炸弹。
这是霍端阳曾经最想做的事情,现在终于得偿所愿了。
而且还是对付日本人,霍端阳的干劲十足。
长时间处于化工管理岗位的他,并没有落下专业能力。
一颗颗威力巨大的炸弹被他做出,然后小心翼翼安装击发装置。
因为这次的行动要求不同,炸弹不再是撞击击发,而是更复杂的触碰击发和电击发。
电击发事霍端阳没见过的,但与柏则善和方文沟通后,他很快就明白了。
无非就是用电产生的高温击发引火药。
这种设备,很危险,也很高效,制作过程必须非常小心。
为了更安全,效率更高,方文也加入了炸弹制作的工作。
他做过航空凝固汽油弹的催化剂,也和霍端阳一起做过相关的工作,再配合异能高度集中的精神,反而比霍端阳做的更好。
三个人相互配合,小心翼翼完成了炸弹和遥控设备的制作。
随后一同易容返回了上海虹口。
.........
6月15日。
方文一行悄然搬进了与日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大楼只隔一条街的独栋小楼。
这里原本是一名英国商人所有,因为一二八事变的战争影响,英国商人已经回国,并将这栋房子交给朋友出租。
因为距离日本人军事设施很近,经常被检查,很难出租出去。
这次能被租下,二房东非常好说话。
方文他们进入独栋小楼后,便开始工作。
墙壁被挖出小洞,以及暗槽。
这些空洞是防止接受装置和炸弹用的,暗槽则是连接电线。
从一楼到三楼,全部进行了改造,每一个拐角,通道口,房门后,天花板处都会暗藏着炸弹。
当然,实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