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鹤号从北方返航。
医疗急救包还在生产中,和生产出来的子弹一起存放在工业园的保密仓库内,等待下一次空运。
方文的精力又转向了仿制pby水上飞机上。
一个多月时间过去,在二十个工程小组的分工合作下,飞机的机身结构已经成型。
方文也加入了接下来的工序,发动机和螺旋桨安装,油料储存输送系统,内部电路和电子设备安装等。
花了一周时间,飞机算是拥有了起飞降落的能力。
其他内部结构暂时不用完善,该先行试飞了。
只有通过试飞获得的数据,才能确定这家飞机是否过关,要是不过关,就得针对问题进行修正。
是以,飞机被运到了仰光港口边的水上机场处,通过滑轨放入海面。
........
机长20米,翼展30米的大型水上飞机漂浮在水上机场的海面上。
参与飞机制造的20個工程小组都在岸上围观,期待着首次试飞的成功。
在他们的注视下,方文坐船靠近。
这刻,工程小组成员们都为止紧张,整个现场鸦雀无声。
飞机制造厂的试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个年代,只有nasa的前身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才拥有大型风洞设施,其他国家飞机制造大都是通过试飞实验来确定功能和安全性。
而泰山飞机制造厂的云水系飞机试飞和现在这家飞机试飞,都是总经理亲自来做的,飞机制造厂的员工们私底下都很钦佩总经理的行为,也为他每一次冒险而担心。
面对这种情况,方文心里却坦然,他挥手示意,登上了飞机。
坐在驾驶位,开启仪表,启动两台普惠800马力r-1830径向发动机,螺旋桨旋转。
处于机械感知状态下的方文,对飞机进行了初步体检。
动力系统正常,油路通畅,螺旋桨正常,电路和仪表没有问题。
他拿出机载有线电话,与前舱通话。
“起锚。”
前舱跟随一同试飞的刘银锋接到命令后,立刻前往系泊舱,转动绞盘,将沉入水下的铁锚收回。
到这,才能开始试飞。
方文控制飞机转向,逐渐加速向外海行去。
随着发动机功率的增加,螺旋桨产生的推力逐渐增大,推动飞机在水面上向前滑行。
机翼两边的翼尖浮子在加速过程中,成功的分担了水面浮力,让起飞需要的动力也随之减少。
三道水浪划过海面,随着滑行速度的不断增加,机翼上产生的升力逐渐增大,直至足以克服飞机的自身重力。
方文拉动操纵杆,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