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有着很强的滑翔能力。
在测试中,方文发现,这种机翼哪怕是没有动力驱动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无动力滑翔飞行,滑翔比大概在1比9,也就是说每下降一米高度,可以滑翔9米距离。
而且平衡性也随之大幅提升。
当飞机遭遇一侧偏转,将不会出现失控状态,妙就妙在两边的反角度机翼上。
当飞机向左偏转时,这种机翼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矩,从而产生反向力,自行帮飞机较真会平行的状态。
这也是海鸥在高空长时间滑翔飞行的奥妙。
另外,当飞机进行大角度爬升时,鸥翼也能产生向后的力矩,辅助爬升。
这种来自大自然的设计灵感,让水云二型飞机总算可以定型了。
随即,方文立刻进行原型机的设计。
设计稿中大部分还是沿用了水云一型,包括内部结构和起落架浮漂都没有变化,主要是在机翼上做出了改变修整。
当设计稿完成后,方文立刻前往仰光,安排飞机制造厂进行原型机的制造。
..........
仰光泰山飞机制造厂,拥有熟练水云一型飞机生产技术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们,在掌握了机翼的改造思路后,立刻着手生产。
为了赶时间,他们甚至直接拆掉了一架正在验收过程中的水云一型飞机的机翼,直接在其机身上进行鸥翼的改造。
这种机翼的改造,关键就在于上角度倾斜的外部反角机翼段。
因为不是平直翼,内部骨架固定用的整根的钢结构支撑也会因此弯折,这就需要保证这种结构机翼的稳固性。
毕竟这种结构机翼,左右两侧的外翼在意外情况下受力更多,要是不能保证坚固耐用,那可就悲剧了。
为此,方文和工程师们,在机翼中采用了4根钢支架,外部还焊接了固定装置。
做完这一切后,方文驾驶飞机首飞。
水云二型原型机被推入港口外的海面,方文坐船过去,登上飞机。
他启动发动机,开启机械感知,对飞机进行全方位了解。
刚出厂的飞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机翼了。
飞机在水面上加速,划出长长水线飞向空中。
这个过程中,方文以机械感知时刻关注着机翼的变化。
起飞的过程中,飞机的升力比平直翼要差点,但不影响正常飞行。
随着飞机飞上空中,机翼逐渐受到了气流的影响,反而体现出鸥翼的平衡性了。
方文降低发动机功率,让飞机低速飞行。
在气流的作用下,飞机保持着匀速在高空中半动力半滑翔状态。
机翼承受住了这种高空的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