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仿佛蒙上白纱,是非曲直,难以明辨。
这份感慨让方孝孺恍然大悟。
原来,朱允熥此行对自己的推崇备至,那些所谓的偶遇言辞,不过是谦逊的托词罢了。
若非事先有心准备,又怎会穿越东西城的遥遥距离专程来访?
更何况,正值开平王常遇春长子常茂不幸去世。
常家正忙于举办祭奠,朱允熥还能抽身而出,诚意邀请自己入宫讲学,这份心意实属难能可贵。
眼下,因黄子澄事件,士林学界与文官群中已流传起诸多不利于朱允熥的闲言碎语。
若非如此,自己也不会初时对他闭门不见。
而今,方孝孺心中打定了主意,定要为这位学生洗脱冤屈,还他清白之名。
思绪至此,方孝孺脑海中浮现出应天府中几位老友的身影。
他随即望向朱允熥,语带关切:“殿下在此逗留已久,想必应当回去了。”
望着朱允熥肩头和发丝上挂着的雨珠,方孝孺心中涌起一阵歉意,自己竟是如此……糊里糊涂啊。
等朱允熥离去,他便即刻拜访旧友,为他正名。
朱允熥费尽唇舌终于说动方孝孺,使方孝孺按照计划承诺入宫任教。
听闻方孝孺如是说,他连忙点头赞同。
带着刘远走出门外,再度深深行学生礼:“学生先行告退,此刻风雨交加,老师勿送,有何事尽管遣人通知学生便是。”
他这边话音未落,一旁的刘远已然从怀中抽出一块标志着东宫身份的令牌,毕恭毕敬地置入屋内。
一切安排妥当后,朱允熥才在方孝孺那满是欣慰的眼神中离去。
刚跨出院门,背后却突地响起方孝孺的呼唤。
“允熥。”
“你这孩子,外面正下着雨,就这样走了吗?”
“年纪轻轻,哪知风寒侵骨之苦,拿着伞走。”
言罢,方孝孺已递过两柄雨伞。
朱允熥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点头接过,缓缓张开伞面,逐渐没入雨幕之中。
“好孩子啊。”
“好学生。”
“老夫此生,大约无憾矣。”
直至朱允熥的身影隐没于巷弄深处,方孝孺依旧立于雨中。
然后,他轻吟一声,踮脚抖落衣衫上的雨珠,连忙折回屋内另寻伞具。
这般良徒,他怎能容许其名声被无知之人口舌玷污。
持伞再出,方孝孺也遁入了漫漫雨雾间。
“殿下早先令属下去寻先生,就是为了请先生入宫教导殿下?”
应天府内,雨帘笼罩的空寂街道上,刘远撑伞低语。
朱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