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努力地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希望能得到朱元璋最大限度的谅解。
这让朱允熥更加好奇,那些悬在开封府后院横梁上,至今未见天日的证物,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能让堂堂大明周王,不惜一切代价,只求软禁京师这一条出路。
那批账本,他志在必得。
“五叔,开封府跟朝廷的事,侄儿没法做主。但侄儿明白,这次若五叔处理不当,后果怕是……”
朱允熥刻意留下半句。
朱橚心中猛然一紧。
之前在开封府衙楼上对西门越泽跟吕文滨说的宽心话,其实更多的是在安慰自己。
主动认错,主动担责,主动领罚。
开封府和那些牵连其中的人?
风雨欲来,血雨腥风。
他只想尽快抽身而出,这才是当务之急。
但面对眼前朱允熥,朱橚想起了远在应天的朱元璋,不禁一阵寒战。
他上前几步,握住朱允熥的双臂。
“允熥,就算五叔年轻时糊涂犯错,可从未做过丧尽天良之事。今日所言,绝非虚张声势,开封等地官府即便有错,也不可轻举妄动,中原稳定至关重要。”
朱允熥轻轻挣脱,后退几步,注视着周王。
他摇头苦笑:“五叔,您是皇族血脉,是大明的亲王。若真有打算,尽可以直言不讳向皇爷爷禀报。再说,父亲也会顾及您和兄弟们的。”
“没有那些背后的勾心斗角,五叔就不能专心编医书了吗?没有那些迎来送往,就不能安于故宋宫殿了吗?没有那些贪腐违法,不顾大明律法和百姓疾苦,五叔就真的能心安理得吗?”
朱橚的眼神渐渐黯淡。
在这个时代,人人都知晓朱元璋的为人,但在巨大利益面前,人们往往会有所选择地遗忘。
这一切,皆源于人心中的侥幸。
朱橚感慨不已。
朱允熥叹道:“五叔,若我是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当作一切没发生,平静地回到王府。”
毕竟,五叔还不知他尚未掌握确凿证据。
而他已计划好,要用这未知的筹码去应对开封府的问题,帮皇爷爷跟朝廷顶锅。
而朱橚闻言,脸上骤变,惊讶与困惑交织:“此话怎讲?允熥,依理五叔现下不应是返回……”
“应回周王府。”
朱允熥急切打断,上前握住朱橚的手,眼中满是真诚:“坦诚则宽待,立功可赎罪,或能两相抵消。”
朱允熥循循善诱的说。
此话一出,朱橚如风暴中孤立无援的小舟忽见海面上出现了一块木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