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都是研习心学的两榜进士。”
朱允熥面露微笑,几年的布局,那些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努力,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
朱橚下意识地撑住椅子,惊恐万分地看着朱允熥。
“你打算换掉整个中原的官员。”
朱橚这些年设想了很多,却从没想到会是如此局面。
朱允熥歪头托腮:“要是中原已经不可信赖,上下不宁,甚至内忧外患,那侄儿就为大明换一个全新的中原。”
整个中原,换血重生。
朱橚彻底震惊。
“五叔,户部、工部的官员,以及在两部实习的那些人,如今已遍布六府各州县。羽林左右卫指挥使汤辉,正率领5000精骑驻扎在陈留县。”
“更不用提还有3万京军,不久便会从南方抵达陈州府银城。”
朱允熥一边说着,眼睛紧盯着朱橚的表情,突然想起似的插了一句。
“哎,五叔也许不记得了,如今河南道的都司指挥使陶庆,侄儿以前在西安门外面跟他有过一段交情。他还帮侄儿挡过那些找麻烦的国子监学生,五叔还记得吧?”
开封府乃至整个河南道,拿什么来跟他较量。
朱橚双手撑在凳沿上,身体却慢慢滑落到了地面。
他感到在凳子上坐着不再那么踏实。
看着已经把所有底牌摊开的大侄子,朱橚无奈道。
“你二叔眼下还负责河南道的田税改革,秦王府那些护卫,会不会随时从潼关杀到河南来?”
朱允熥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诚实地颔了颔首。
“二叔搞的田税改革,河南道这两年成效似乎不怎么明显。去年冬天,二叔在太庙躲了一个冬天,差点就要放弃一切了。”
“这次侄儿西行巡视又兼带着救济六府,二叔可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朱橚轻叹一声。
半晌,他低声说道:“据说二哥家的尚炳已经在军队担职了,四哥家的高炽更是帮你管理税务署的事。”
朱允熥嘴角一扬:“五叔家的有燉,听说也是个有能耐的。洪武22年,五叔去云南时,开封这边就是有燉在主持大局,那时候宋宫周王府也被有燉打理得井井有条。”
朱橚轻轻应了一声。
朱允熥轻声笑道:“有燉这些年在应天大本堂学习,我因为政务繁忙,没怎么顾得上。但常听人提起,有燉是个仁慈善良的人,平时诚心诚意做好事。”
“大本堂一有空闲,有燉就会匿名外出帮助穷人。依我看,等各家的兄弟渐渐成人,都该为家族尽一份力了。”
朱橚眼中闪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