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相比起浩瀚的星空,地球显得渺小。
月球,‘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
‘月桂’号宇宙飞船停在那里,庞大到不可思议,人在它面前显得很小。
机舱打开着。
航天员配合着工程师,正在卸载仪器设备和物资。
航天员与工程师们,按照计划不断推进着建造计划。
在‘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随处可见太阳能发电板,每天太阳能发电量都极为可观。
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不穿着特制的航天服,那么在月球表面外面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在月球表面,最低可以低到233c,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23摄氏度,想象是多么恐怖。
而且月球的大气压是非常低的,只有1.3x10千帕,而在地球差不多是101千帕,月球的大气压都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特制的航天服,仅仅这种恐怖的内外气压差距,就足以让人爆体而亡。
夜幕降临,牛犇犇在跟地球进行联系。
牛犇犇是西南联大毕业的,博士毕业就到了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参与了生命系统方面的研究。
他参与了‘天宫’空间站的生命系统工程,然后在启动‘广寒宫’科研基地工程后,牛犇犇同样被调到这个世纪工程的生命系统工程,现在是生命系统工程副总工程师之一。
为了真实了解生命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及时解决,牛犇犇带着一部分团队来到了月球。
到目前为止,生命系统工程已经可以支撑500人的长期生活。
与地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