佶十分期待再来一次泰山封禅,好洗刷先祖被史官嘲笑的耻辱。朝会过后,蔡京在百官的簇拥恭维下,淡定回府。刚一进府,管家便来通禀,会客厅已满,都是等着蔡京接见的官员。蔡京无奈的看了眼管家递过来的拜帖,面色微沉,冲管家问了句:“怎么还有个高丽人?”管家连忙点头哈腰的答道:“说是高丽变天了,来求封诰的。” 蔡京眯了眯眼,没好气道:“番邦小国,榨不出什么油水,先晾一晾。”话毕,挥了挥手让管家先下去。蔡京则换了身便服,准备用膳,年纪大了,不吃点好的,实在没精力应付这些琐碎国事。不多会,餐桌上便摆满了珍馐美味,从江南水乡捕捞的鲜鱼,到塞北草原放牧的肥羊,还有熊掌、燕窝、鱼翅等,无一不精,无一不细。即便厨子做得再好,蔡京每道菜也吃不到三口,浅尝辄止,事不过三。用完午膳后,蔡京又小憩了半个时辰,这才开始接见来访官员。市井传言大朝会定不下来的事,往往小朝会里才有结论。这里的小朝会便是指的蔡京正在做的事。蔡京率先接见了御史中丞王黼,毕竟是他的亲信党羽,这点特权还是要给的。王黼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朝会上官家和蔡京的表态,让他心动不已,觉得上进的机会便在其中,因此退朝后第一时间便赶到蔡京府上,生怕晚了半步便错失良机。王黼知道蔡京事务繁忙,不敢多绕圈子,直接道明来意:“下官愿出使幽州,招安曾弄。”蔡京闻言,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反问了句:“将明(王黼的字),此去需费几何,又出于何所?”王黼与蔡京共事多年,哪里不知会有此问,当即将早打好的腹稿供出:“今年的岁币还未动用,下官只需十万两。”听到岁币二字时,蔡京老眼冒出一丝精光,心中更是对王黼赞叹不已,有了岁币这笔钱,可做的事那就太多了。沉吟片刻后,蔡京缓缓说道:“太多,岁币乃目前朝廷为数不多可做应急之用的钱,多事之秋,将明该多多体谅官家的难处。”王黼闻言,面露难色,小声问道:“太师,怎么也得五万两,再少了怕是过于寒酸,让人小觑。”蔡京摇了摇头,伸出两根手指,意味深长的说道:“只有这个数,将明没把握的话,不如让给别人,毕竟这泼天大功,应该不缺下注之人。”王黼怎会让煮熟的鸭子飞跑了,当即咬牙应下此事。正欲告辞之际,蔡京突然忆起女婿梁中书来信所说梁山,这伙贼子也颇有实力,而且不杀官不占据州府,若也能受招安,不仅能解东面动乱,还能以作江南平叛的备用军,可谓一举多得。考虑到一事不烦二主,蔡京当即对王黼说道:“将明且慢动身,可曾听闻水泊梁山之名?”王黼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